陈世清:对称经济学 术语表(三十)
- 互联网
- 2019-06-15 14:22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 术语表(三十)
文化
文化是着眼于整体的、综合的、系统的文明,是文明的扬弃、综合与升华,是文明的本质、核心与灵魂。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本质性、主体性、价值性、稳定性、传承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出来的文明中的精粹,就是中华文明内在的、本质的、核心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同义语。中华传统文化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本质的,是对称思维方式,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称之为对称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出来的文明中的精粹,就是中华文明内在的、本质的、核心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同义语。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粹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对称、非线性、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对称、非线性、系统性思维方式奠定了科学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以对称、非线性、系统性思维方式为基础创立的对称逻辑、对称逻辑学化解了形式逻辑思维方式造成的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悖论,得到了科学的证明,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确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中国话语权。对称逻辑及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创立的对称哲学、对称经济学、对称管理学使中国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体系。只有对称逻辑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只有对称哲学才是科学的哲学,只有对称经济学才是科学的经济学, 只有对称管理学才是科学的管理学, 只有对称发展观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只有对称经济学才能正确解释中国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科学建构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发展模式。对称逻辑学、对称哲学、对称经济学、对称管理学是中国智慧的结晶。
非线性思维
非线性思维即非线性思维方式。非线性思维方式是对称、五维空间、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是通过现象看本质、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思维方式。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对称、五维空间、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奠定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比较优势
主体由先天的要素禀赋或后天的学习创新形成较高附加值的相对优势,包括相对竞争优势与相对合作优势。市场主体的比较优势可以带来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合作机会的增加、成本的降低与利润率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靠先天的要素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弱化,其作用和地位将逐步递减;靠后天的学习创新形成较高附加值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强化,其作用和地位将逐步递增。在智慧经济时代,靠后天的学习创新形成较高附加值的比较优势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较高附加值的比较优势,并且把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与合作优势,才能后来居上,实现超越式发展。
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原来指与虚拟经济相对而言的经济形态。由于区块链技术提高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合度,使虚拟经济实体化,“实体经济”的内涵得以深化,外延得到扩展,实体经济必须重新定义。实体经济,指能实际创造价值的经济形态,包括线下的实体经济与线上的实体经济。重新定义的实体经济与虚幻经济(主要指不创造价值的投机活动)相对而言,而不是与虚拟经济相对而言。虚拟经济不是虚幻经济;只有当虚拟经济成为投机活动的平台而不创造价值时,虚拟经济才成为虚幻经济。能创造价值的虚拟经济本身也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也不是与金融相对而言。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本身也属于实体经济范畴。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既包括为线下的实体经济服务,也包括为线上的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仅仅为线下的实体经济服务。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是指金融不为投机活动服务,既不为线上的投机活动服务,也不为线下的投机活动服务。
实业经济
传统指工业经济,狭义指制造业经济。随着农业工业化、工业智能化与产业融合时代的到来,实业经济有和实体经济内涵外延融合的趋势。
格局
由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目标决定的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事风格。
宏观量子力学与微观牛顿力学
宏观量子力学 研究宏观世界不确定性现象及其规律的物理学科。
微观牛顿力学 研究微观世界确定性现象及其规律的物理学科。
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遵循不同的运动规律,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不同的运动规律中也包含共同的运动规律,正是这条共同的规律推动微观世界向宏观世界发展。无序和有序、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对称,就是这条共同的规律。宏观世界的确定性中包含着不确定性,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中包含着确定性。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宏观世界由微观世界发展而来。如果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中没有任何确定性,A和非A完全等同,那么微观世界就不可能向具有无限多样确定性的宏观世界演化发展。实际上,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中包含着确定性,完全不确定的微观粒子无法组成确定性的宏观物体。人类就是通过宏观物体的确定性来放大认识微观粒子中包含的确定性的。这就是系统论的精粹——事物的性质是系统的整体决定的,不是由事物的各个部分决定的。所谓复杂系统就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无序性与有序性的统一。整个宇宙就是巨型复杂系统,宇宙的发展过程就是微观向宏观、不确定性向确定性、无序性向有序性的发展过程。这里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宇宙的层次结构与宇宙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浓缩,后者是前者的展开。
项目融资
低附加值、有常规利润率但无高成长性前景的项目的融资模式,包括合伙人融资与债权融资。其特点是实物(含货币)投资者即经营者、实物投资比例即股权比例,运营模式以资源运营、产品运营、资产运营为主,核心概念是利润率。
股权融资
高附加值、有高成长性前景的项目的融资模式;其特点是实物(含货币)投资者和经营者分离、实物投资比例与股权比例分离、经营者以无形资产入股并控股,经营者由专业的运营团队组成,运营模式以知识运营、资本运营为主,核心概念是成长性。
对称原理
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与结构之间必然处于对称态,如果不对称要么通过系统自组织调整为对称态,要么原有系统瓦解形成新的对称态系统。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旧系统瓦解、新系统产生、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是对称规律。对称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反映对称规律的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通过命题体现出来的、一门科学反映特定对象一般规律的科学规律,一般指一门科学的公理,在其上可以推导出这门科学的定理等其他原理。所以基本原理也叫公理。
广义上,定理也可以称之为基本原理。
自学
自学不仅仅是指非科班的学习类型,也不仅仅是指与科班学习相对而言的自学考试,自学本质上指的是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与客体性消极性被动性机械性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相对而言。同样本硕博所修科目,自学是自上而下的扬弃、综合、升华,是以研究课题为导向的对课本资源的创造性系统性整合;科班学习是自下而上的死记硬背,即使以学位论文课题为导向也只不过是在现有课本中寻找灵感与产生新观点的突破口。自学的“学”和研究本质是合二而一的;而科班学习的“学”和研究总体是分开的。自学使本硕博科目的知识直接成为人脑中的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而科班学习只能使本硕博科目的知识停留在外在的课程系统性。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理论家、科学家都是自学成才,而科班出身都只能跑龙套的根本原因。自学成才不是什么天才,任何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才。实践证明,不管是非科班学习还是科班学习,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自学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是获取任何知识的必要前提。自学的过程是创造性、可持续性吸收知识的过程,自学能力本质上就是原创能力与终生学习能力。自学能力或原创能力、终生学习能力,是学力、包括博士学力的核心,而自学能力只能从自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中形成。从科学方法论与教育心理学的层次来看,自学应该是褒义词而不应该是贬义词。培养自学能力,应该是国民素质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战略
对策学范畴,指个人或组织所要实现的根本目标、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方法、手段、步骤的相关决策,在主体的行为系统中处于宇观层面。原则性、全局性、长远性、稳定性,是战略的特征。战略也叫战略目标、战略决策,与策略相对而言。
策略
对策学范畴,指个人或组织所要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目标、途径、方法、手段的相关策划,在主体的行为系统中处于宏观层面。灵活性、具体性、艺术性、主体性,是策略的特征。
规划
对策学范畴,指个人或组织所要实现战略与策略目标的具体方案,在主体的行为系统中处于中观层面。规范性、细致性、严谨性、实务性,是规划的特征。
计划
对策学范畴,指个人或组织所要实现战略与策略目标的具体步骤,在主体的行为系统中处于微观层面。时间性、有序性、操作性、实效性,是计划的特征。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经济学核心概念。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叫经济发展,真正的经济发展都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以从本质意义上,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同义语。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创新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增长方式,是智慧经济为主导、高附加值为核心、质量主导数量、GDP无水分、使经济总量成为有效经济总量、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精细性、高效益,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增长与发展的统一、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的统一。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特征,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标。
国际语言
狭义上,国际语言即世界范围内通用程度较大的语言,或指六种联合国的正式语言,包括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广义上,国际语言还包括世界上普遍接受或应该被普遍接受的特定符号(如呼救信号SOS)等。一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程度大小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迄今并不存在一种全世界公认的、单一的“国际语言”。把英语和国际语言划等号没有事实根据;把特定的范式共同体所认定的“国际语言”英语发表论著作为原创理论成立的必要前提、西方学术界承认作为原创理论成立的必要前提、西方经济学界承认作为中国经济学成立的必要前提没有科学根据。
数据
数据就是对主体有用、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的信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可以用数字来标识、精确计算,如GDP、企业有形资产,是硬数据;一种不能用数字来标识、精确计算,如人的幸福感、企业无形资产,是软数据。把数据和信息区别开来的最本质特征,是有用性。
大数据
大数据是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必须运用整体性、综合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并利用智能机才能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的数据。
经济规律
作为经济学核心概念的经济规律即经济发展规律,是由经济活动的本质展开来的经济活动的内在必然联系。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规律就是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经济活动的最深层次的规律,决定支配经济活动中其他层次的规律;经济活动中的其他层次的规律都是价值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不是金钱的增长,价值规律而非价格规律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
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宏观调控也叫国家宏观调控。政府宏观调控或国家宏观调控是以政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手段),实现以经济主体为主导、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为核心、经济结构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政府宏观调控是系统工程。对称型反周期调控,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本质;制定对称型产业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核心;财政手段,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政府宏观调控是小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到知识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常态化的政府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政府宏观调控不同于政府干预经济,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政府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制定对称型产业政策来实现。
理论
科学学意义上的理论严格指科学理论,是人类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题、论据、论证来认识、把握世界的逻辑体系,包括知性认识阶段的理论和理性认识阶段的理论。知性认识阶段的理论(如形式逻辑、数学)反映世界的质,理性认识阶段的理论(如对称哲学、对称逻辑学、对称经济学)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是本质和本质关系的展开;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所以知性认识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步骤,不是目的,理性认识才是人类认识的目的;理论狭义来讲,是指理性认识阶段的理论。理论的存在方式是论文、专著与教科书。抽象性、逻辑性、可证实性与不可证伪性,是理论的四大本质特征。人类形象思维的成果,如书法艺术作品不是理论。没有严密逻辑推演过程的随感、散文、模式、技术、实验报告、可研报告不是理论。可证伪的不科学理论、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非科学理论不是理论。暂未证实也未证伪的学说或假说也不是理论。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经济学概念。现代产业体系是以智慧经济(含数字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为基础、通过五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形态。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宏观产业结构。高附加值,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灵魂;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系统性、规模性、精准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现代产业体系既是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也是智慧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战略的产业形态。
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指学术研究必须运用一般科学方法,研究成果必须符合科学学基本原理,理论阐述必须符合形式逻辑与对称逻辑,文字表述必须符合学术论著格式要求。
发展
作为发展经济学核心概念的发展即包容性发展,是社会全面的进步,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进步、人的素质提高与德智体能全面提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相对于增长而言。增长狭义指的是按GDP来计算的国民收入提高、经济总量增加、经济规模扩大。增长是直线的,发展是系统的、对称的、全面的。发展是价值的发展不是金钱的增长,是效益的发展不是效率的增长,是全面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增长,是辨证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增长。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和自然、人和社会、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对称、和谐、协调、融合与可持续进步。
增长
即经济增长,狭义指GDP增长,即指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经济总量增加、国民收入提高与经济规模扩大;广义包括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与不能用货币来计算的社会财富的增加,既包括社会财富量的增加,也包括社会财富质的提高。增长属于宏观经济范畴。广义的增长是狭义的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
国民学力体系
学力,即一个人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掌握知识能力、随着知识与实践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知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扬弃旧知识创造新知识能力。国民学力体系就是学力为本,学历为末;学力为体,学历为用;学力为目的,学历为手段;以学力为核心、多元化的人才体制、教育体制与学术体制。国民学力体系是国民创新体系与国民创业体系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是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实现赶超战略的基础。
数字经济
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通过不断升级的网络基础设施与智能机等信息工具,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人类处理大数据的数量、质量和速度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形态转化,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提高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同时为落后国家后来居上实现超越性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数字经济也称智能经济,是工业4.0或后工业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的核心要素。正是得益于数字经济提供的历史机遇,使我国得以在许多领域实现超越性发展。
工业4.0
是工业发展的第四阶段,即工业发展的智能化阶段。工业发展的机械化(工业1.0)—电气化(工业2.0)—自动化(工业3.0)—智能化(工业4.0)是工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工业发展的第四阶段是前面三阶段的扬弃。工业4.0也叫智能经济、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不断升级的网络基础设施与智能机等信息工具,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工业的自动化、个性化、艺术化、生态化、规模化。工业4.0即智能化工业是智慧经济时代的工业形态,是工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是第五产业知识业、第四产业信息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对第二产业工业的提升和整合,体现了以工业为中心的产业融合,这种融合使工业超出了狭义的工业发展阶段进入后工业时代。
区块链
是使用密码技术将共识确认过的数据按分布式账本编程、介于应用软件和平台软件之间的应用平台软件,信息对称、信息共识、信息加密、智能合约、数据可溯源、数据不可篡改、知识产权保护是其基本功能,用系统化代替中心化、多元化代替一元化是其本质特征。
区块链技术是在原来的网络应用软件(云计算)中加入底层协议或程序,使网络应用软件(云计算)对大数据的处理能解决人类深层次的实践问题,包括交易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诚信问题、产品质量问题、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知识(信息)产权保护问题。根据信息加密程度、信息过滤与数据处理程序,区块链应用平台软件又分为公链与私链两个基本层次。由于区块链技术通过解决人类深层次的实践问题提高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合度,使虚拟经济实体化;通过数据的过滤认证加密通证手段提高了企业诚信度、产品质量的可靠度与产品的流通速度,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加快了资源优化配置,减少了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附加值,使区块链技术有了经济学的意义。
区块链引申义指区块链商业模式,是与纵向产业链相对而言的横向产业链,以及把横向产业链和纵向产业链相结合形成的“产业网”。 产业网是产业链、传统产业园、产业集群、现代社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区域经济合作体的升级版。产业网是产业创新与融合的方向。超出上述两层含义的所谓“区块链”都是泡沫;泡沫“区块链”是投机的机会但决不是投资的机会。对作为“区块链”衍生物的“比特币”进行“投资”只能是投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
互联网二次创业
5G与区块链技术使互联网实现知识、信息共享和个人隐私、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实现互联网和应用软件的结合,实现知识经济和传统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互联网+”。这既是信息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完成,也是知识经济对信息经济、传统经济的提升,因而是互联网技术的革命。
迄今为止,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和即将经过四大阶段:1、信息网站阶段,门户网站使“世界3”成为信息的世界,使人类获取信息更加便捷。2、知识网站阶段,云计算使“世界3”成为知识的世界,使人类获取知识更加便捷。3、智慧网站阶段,区块链使“世界3”成为思维的世界,使人类运用智慧更加便捷。4、智能网站阶段,5G网络使“世界3”成为智能的世界,使线上的智能机和线下的智能机一体化,以智慧为核心和纽带实现万物互联。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是自下而上阶段,即互联网一次创业阶段;从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是自上而下阶段,即互联网二次创业阶段。只有互联网二次创业,才有真正的“互联网+”。 互联网二次创业是人类二次创业的枢纽与核心。互联网两次创业是对称的,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对称思维方式。
现代农业
作为发展经济学概念的现代农业指智慧农业,是与工业4.0或后工业时代对称的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不同于农业产业化,也不同于农业工业化,而是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自动化、个性化、艺术化、生态化、规模化、精准化农业。现代农业是健康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再生农业、观光农业的统一,是田园综合体和新型城镇化的统一,是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统一。现代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可以加快产业升级、解决就业问题、消灭贫困、缓解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消除城乡差距、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战略的主要着力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赶超战略的根本途径。
赶超战略
作为发展经济学概念的赶超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智慧经济时代,通过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商业模式的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不必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一步步爬行。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战略是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民族主体性为核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基础、人的主体性为本质与灵魂的系统工程。“弯道超车”是发展中国家利用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形象说明,体现了赶超战略中时间、空间、层次五维空间相互转化的原理。
本文链接: http://www.sinopecmobil.cn//a/guancha/7666.html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01 责任编辑:五元源码铺
相关文章
快讯
-
36分钟前
茉莉香米王牌企业-泰国卜蜂国际
-
1小时前 17:45
从酱酒热“四个表达”看“山东酱
-
3小时前 15:22
OYO酒店2.0成绩亮眼 供给侧改造效
-
昨天 11-21 15:05
丰森缘一号优质稻走出国门 造福
-
昨天 11-21 15:04
百度AI助盲行动落地武汉,盲人按
-
11-18 19:51
2019年团建行业《破局之旅》课程
-
11-18 19:16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科学性的新证
-
11-16 10:41
“共享教育”在线学习服务大平台
-
11-11 22:26
柏厨双十一必败清单 空灵美妙的
-
11-11 22:25
直击进博会 | 感恩遇见 期待再“
-
11-11 12:09
桂林旅游经济放缓 中小单体酒店
-
11-11 09:02
襄阳新发地15 万吨冷链物流中心一
-
11-07 12:07
银河娱乐集团迎安达仕品牌酒店进
-
11-06 13:01
风生水起朝天门
-
11-06 04:18
下沉市场消费升级,OYO酒店创新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