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企“加油”的创新工作室如何马力更足?

金融
  • 娱乐网
  • 2019-05-21 10:16

  “最近我们在研发一种测试油泵发动机寿命的测试台,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日前,宗申产业集团刘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刘勇向《工人日报》记者透露,这种测试台的市场售价要100多万元,而他们自己研发只用了10余万元。

 

  2016年成立至今,这个建在民营企业里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获得12项专利,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100万元。刘勇团队的创效故事正是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加油”的生动注脚。

  记者检索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级工会都在陆续出台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经济腾飞注入工会动能,在这些政策“干货”里几乎都提到了强化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

  那么,目前民营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到底发挥得怎么样?未来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又面临哪些困难?

  连日来,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民营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资金投入、创新激励、薪酬设计、政策扶持等方面尚存在短板。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提高命名比例,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职工创新激励资金等方式对其进行扶持。

  从单打独斗到形成联盟

  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力帆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故事像是当下民营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5年,融科研开发、发动机、摩托车和汽车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力帆实业(集团)股份公司成立了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罗垚命名的罗垚劳模创新工作室,专注燃油汽车方面的技术研发,而这也是该公司成立的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

  相关工种的技术大拿一起在工作室里会诊生产中的疑难杂症,技术创新的“任督二脉”被打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放大效应得以呈现,公司初尝创新创造的甜头。

  乘胜追击,力帆集团又相继成立了以邹先荣、兰庭琴、张成林3位劳模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分别负责摩托车创新研发、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新能源汽车研发,覆盖了该公司的所有技术、生产及人才培养领域。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同构成了力帆集团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

  “这几年,以力帆X50乘用车、LF1200DT两轮电动摩托车创新项目为代表,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专利多达176件。”力帆集团兰庭琴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兰庭琴告诉记者,工作室还培养出复合型人才37人,技质类人才29人。

  在重庆市总工会副主席鞠飞看来,正是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提升了职工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加快了企业创新驱动的发展进程。

  目前,重庆市有450余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转化4700多项,年创造经济效益超100亿元。

  持续发力卡在哪?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民营企业里建起来之后,如何充分发挥作用?走访中,记者发现,资金投入、创新激励、薪酬设计、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不足,依然是制约民企劳模创新工作室持续发力的短板。

  “企业一般是从整个季度或者某个阶段的生产任务角度出发考虑投入与否。”力帆集团邹先荣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邹先荣坦言,在民营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

  重庆另一家民营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的经历印证了这一说法。

  此前,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发现车间使用的车床设备较为陈旧,造成产品质量严重下滑,而且由于该车床设计不符合人体力学,工人使用起来也很费力。为此,他们向公司申请更换设备或者由工作室牵头进行技改。“考虑到更换设备成本高,公司同意让我们研究改进,但是申请研发费用时,公司却表示‘业绩不好,没钱搞研究’,所以这个技改项目就搁浅了。”这位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遗憾地说道。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由于一些企业缺少明确的创新激励和薪酬激励制度,导致职工参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热情并不高。

  记者了解到,不少民企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被称为“夜校”,原因是工作室成员搞创新、做研发一般需要牺牲下班后的时间在夜晚进行,没有鼓励创新创造的机制出台,大家挑灯夜战的热情很难被点燃。

  在宗申集团工会主席梁华看来,民企劳模创新工作室虽然给一线技工提供了提升技能的平台,但是由于一些民企技工的收入水平只与企业效益挂钩,所以年轻技工并不愿“深耕”技术,这也导致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能传承方面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本文链接: http://www.sinopecmobil.cn//a/jinrong/5132.html 来源:娱乐网 作者:WB11 责任编辑:五元源码铺

声明: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五元源码铺原创或编译,转载时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五元源码铺”,五元源码铺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五元源码铺立场。

相关文章

快讯

人物

本周热文

热门标签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