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守护舌尖安全
- 娱乐网
 - 2019-07-03 06:13
 
用“互联网+”守护舌尖安全(生活漫步)
“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还要靠“互联网+”解决。实践中,提供食品销售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是监管的有力抓手,是解决网络食品安全问题的“牛鼻子”
最近,一位食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购买了一包虾干,货到付款后,才发现是“三无”产品,外形口感与短视频的介绍差别很大。该工作人员申请退货时,又发现在平台查不到任何订单信息。他将遭遇发到网上引发热议后,该平台已展开相关调查。
  从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再到短视频平台,线上销售食品的渠道越来越多,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一些食品借助互联网快速蹿红,有些甚至成为爆款。但“网红食品”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
 
“互联网+食品”的新业态不断出现,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各种新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食品销售的隐蔽性越来越强。
当前,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不在“无法可依”,而是“鞭长莫及”。不同于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在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分享中销售的食品,常规食品安全抽检很难触达。加之食品生产制造的门槛比较低,因此大量“三无”食品通过微信、短视频等平台销售。食品售卖的信息混杂在用户生成的海量内容中,单纯依靠有限的监管力量,很难管到位。
解铃还须系铃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还要靠“互联网+”解决。实践中,提供食品销售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是监管的有力抓手,是解决网络食品安全问题的“牛鼻子”。平台应设定机制把好准入关。根据《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在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平台应承担起监管责任,在互联网平台上产生和存储着大量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追踪是监管的有效手段。短视频平台完全有技术能力筛选出链接销售页面的发布者,抽查推销视频是否依法标明“广告”字样等。
运用“互联网+”等智慧监管手段监管,必须强调平台主体责任,平台也理应承担这份责任。一些新平台火的时候,忙于“跑马圈地”、扩张业务,往往忽视自身应承担的监管责任。用户越多、责任越大,平台不能只要用户红利,不顾用户权益。只有那些有安全治理能力的互联网企业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看到外卖平台运用“天网”“天眼”系统清理“黑作坊”,餐饮店进行后厨“直播”推进明厨亮灶,农场通过给蔬菜水果添加二维码推动食品安全可追溯……运用“互联网+”保障食品安全的手段越来越多。智能时代,应当不断创新智慧监管,跟上市场创新的步伐,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文链接: http://www.sinopecmobil.cn//a/jinrong/9194.html 来源:娱乐网 作者:WB11 责任编辑:五元源码铺
相关文章
快讯
- 
			    
				10-28 12:10
				
玖亿酒友网【共享酒仓】,新零售
 - 
			    
				10-22 16:06
				
实德金融践行公益初心不变 再度
 - 
			    
				09-16 14:53
				
中国工艺美术展示的大平台 百姓
 - 
			    
				08-16 16:50
				
华星美育发布 | 促进艺培行业从教
 - 
			    
				08-14 15:44
				
瑞银信全国招商
 - 
			    
				07-20 11:37
				
养老金能不能长期足额发?刚刚,
 - 
			    
				07-20 11:35
				
专家齐聚上市公司研讨会聚焦科技
 - 
			    
				07-20 11:34
				
合肥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累计发
 - 
			    
				07-20 11:24
				
6600亿元!国有资本持续“输血”
 - 
			    
				07-20 10:49
				
31省份上半年收入榜:京沪人均可
 - 
			    
				07-20 09:33
				
甘肃推进工业企业绿色化 高耗能
 - 
			    
				07-20 08:57
				
国产伟哥利益战 康业元实名举报
 - 
			    
				07-20 08:21
				
31省份上半年人均消费榜:京沪超
 - 
			    
				07-20 06:44
				
新增债券发行进度大幅提升
 - 
			    
				07-20 06:35
				
上半年经济数据解读:新旧动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