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智慧农业创客“麦飞科技”

金融
  • 网易娱乐
  • 2019-07-02 20:00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 题:让大数据“飞”在农田——探访智慧农业创客“麦飞科技”

  记者 张素

  6月以来,湖北、江苏等地的稻田上飞起了一架架无人机。仔细观察可发现,有些无人机并没有在进行植保作业,好像在上空拍摄着什么。

  “小飞机(麦飞监测机)在农田上飞。”30多岁的水稻种植户杨坤指着说,这些由“麦飞飞手”带来的无人机施药过程标准,“用药和打药都是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病虫害程度和时间段来打的”。

 

  “飞手”——麦飞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陈祺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将其类比为送餐“骑手”。他说,“飞手”根据订单领取药箱和无人机,抵达指定地点。之后,植保无人机会根据自动规划的航线飞行,并根据“施药处方图”定量喷洒农药。

  承包了2000亩土地的杨坤,在2018年6月首次接触麦飞旗下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麦飞农业”。对于新技术半信半疑的他将土地一分为二,一半接受精准科学变量施药服务,另一半采用自己配药、自行播洒的传统做法。及至当年年底收割,“(他们)确实效果很好,比我另一半的水稻产量还要好。”杨坤说,因此决定今年把所有土地都托管于对方。

  类似于杨坤的案例还有很多。陈祺说,2017年至今,他们为农户提供的服务累计超过两百万亩,辐射湖北、江苏、辽宁、浙江、安徽、内蒙古、吉林等地。2019年老客户复购率达到80%。

  从中科院“飞”出科研成果

  “拥有国际化技术背景、互联网基因,专注于智慧农业领域的人工智能(AI)大数据公司。”陈祺如此形容创始于2016年12月的麦飞科技。他进一步解释,核心技术源于中国科学院十余年的创新科研积累。

  同为麦飞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的宫华泽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与陈祺是武汉大学遥感专业“同寝室睡上下铺的兄弟”。

  “我们都不甘于现状,想去做点什么事。”陈祺说。这对昔日同窗经常凑在一起讨论,如何让3亿多中国农民切身感受到遥感技术带来的福利,彻底解决病虫害防治这一痛点。“中国的农业是还没被互联网和科技改造的‘处女地’,这就是我们大展拳脚的地方。”他俩拉上同样来自中科院的刘龙,三人凑了一笔启动资金,开始在智慧农业领域创业。

  他们的“硬科技”在于把遥感技术、无人机平台与AI云巧妙结合。陈祺说,麦飞科技一改传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搭载多光谱相机收集信息的做法,自主研发出针对低空农业的“麦视探针”,类似于人的眼睛。搭载于无人机的“麦视探针”在飞掠农作物时采集相应的光谱信息,同步到自主研发的麦飞AI云——相当于人的大脑,而麦飞AI云基于已有的上亿组光谱数据,针对农作物受侵害情况自动生成“施药处方图”。植保无人机再根据此图精准科学施药。

  据测算,麦飞科技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出十多种常见病虫害,准确率达90%,云端已积累超过100TB农情数据。

  从设备间“飞”向世界各地

  “农民需要有价值的服务。”陈祺强调,麦飞农业不以兜售产品为主,而是为种植户提供一套解决方案,并且通过自营模式确保服务质量,赢得农民的信任。以水稻种植为例,通过大约4个月长的服务周期,“能够帮助农户降低种植成本50%”。

  这套解决方案不仅降低种植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还可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陈祺举例说,有的客户根据施撒农药程度进行分级收割。

  获客方面,麦飞农业依靠B端和C端两个渠道,即一方面与大型农场、政府合作拿到订单,另一方面来自田间的地推活动。接单标准是200亩以上的连片农田,用户主要是拥有300至500亩的农田大户和千亩级的合作社、农场。

  “我们拿到了一些政府的‘统防统治’项目。”陈祺说,除深耕以水稻和小麦为主粮的农田,技术团队在广西试验如何为猕猴桃、甘蔗等经济类作物提供相应服务,今年还将落地新疆,探索棉花种植。

  这些发起于一个废弃设备间的创客们的野心不仅于此。陈祺说,未来将做成toBtoC平台,对接农户和最终为农产品付费的C端消费者,最终成为能够引领“智慧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标杆,助力中国农业迈入“智能时代”。

  去年3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从全球60个项目中选出3个最有希望解决饥饿问题的项目,麦飞科技位列其中,获得“Hack Against Hunger”大奖。

本文链接: http://www.sinopecmobil.cn//a/jinrong/9162.html 来源:网易娱乐 作者:WB11 责任编辑:五元源码铺

声明: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五元源码铺原创或编译,转载时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五元源码铺”,五元源码铺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五元源码铺立场。

相关文章

快讯

人物

本周热文

热门标签

顶部